群聚效應是一個社會動力學的名詞,用來描述在一個社會系統裡,某件事情的存在已達至一個足夠的動量,使它能夠自我維持,並為往後的成長提供動力。
以一個大城市作一個簡單例子:若有一個人停下來抬頭往天望,沒有人會理會他,其他路過的人會照舊繼續他們要做的事情。如果有三個人停了下來抬頭望天,可能會有多幾個人會停下來看看他們在做甚麼,但很快又會去繼續他們原來的事。但假若當街上抬頭向天望的群眾增加至5到7人,這時,其他人可能亦會好奇地加入,看看他們到底在做甚麼。
--以下為個人評論加上其他收集來的資料--
群聚效應用在行銷方面,則引伸為企業間彼此競爭但卻又隱然合作依賴的關係。
大致上有以下類型:
一、地域型:如觀光景點阿里山的民宿飯店及廬山的溫泉飯店
二、產業型:如台中的電子街、台北的五分埔
三、社群型:在網路盛行後衍生的族群,如奇摩購物及PChome商店街
而不管是以上哪一種類型,在這些聚落形成之後通常都對人潮都可以有效且穩定吸引力,且經營的效益會比單獨一家經營還要高。
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?以買電腦來說,懂組裝的人一定會到電腦商場,因為可以一家一家比較,然後還可以殺價,有時候還有某些店面有特殊促銷。消費者本身可以購買自己認為最划算的組合(店員可愛?!),有時還會額外買下一些本來沒有設定要買的促銷商品。
在整段過程中,消費者可以有很多選擇(自主性)、可以殺價(降低成本)以及可以看妹(附加價值...XD)。因此會有很多消費者願意到這種以電子商品為主的商店街或商場,店家自然也可以藉此提升收益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